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大帽山禾秧山賞芒草︱訪妙高台山火瞭望台

主頁 » 行山路線 » 按區域分類 » 新界西 » 大帽山禾秧山賞芒草︱訪妙高台山火瞭望台
22禾秧山的芒草海金碧輝煌
禾秧山高度767米,僅次大帽山、鳳凰山、大東山及四方山,兩大賣點為季節限定的芒草海及全年供應的禾秧石林,一眼看盡六條大橋壯麗景色。沿路往妙高台山火瞭望台風景攝人,經大帽山道離開,先難後易。不過,上坡之路非官方路線以泥徑為主,而且不乏密林內穿梭路況,做好準備才出發。

體力

技術

景色

中級路線

大帽山行山路線🌿

菠蘿壩

龍門郊遊徑

相思林徑

禾秧山

妙高台

荃錦坳

起步交通:


• 82號小巴-荃灣站B出口兆和街上車


終點交通:


• 51號巴士-大帽山郊野公園站上車


距離:

約8.5公里


需時:

4-5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

-


補給點:

菠蘿壩士多及加水站、大帽山連姐茶水亭


廁所:

菠蘿壩、 大帽山遊客中心

初段易迷路勿輕視

分叉路往鉛礦坳方向,斜度高企,可以行山杖輔助。樹蔭漸減,初見荃灣、葵涌及青山一帶景色,上望為目的地之一的禾秧山。分叉路指引「城門引水道/鉛礦坳」,選城門引水道方向,進入相思林徑。天清時相對容易尋找路口,若大霧時迷路指數偏高,定必以地圖或離線地圖輔助。相思林徑上落不大,然而不時要過溪或路旁植物荗密,行走時所費時間比想像中長。經石大門登禾秧山較直接。有餘力的可先往雙三角石室再登頂,但雙三角石室相對危險度高而且蜜蜂多,不建議新手前往。

25禾秧山可見大帽山雷達站
▲禾秧山芒草多,秋冬到訪不會失望
▼按圖輯放大路況▼

景點1︰禾秧山芒草處處

向西橫行,見城門水塘與獅子山,及後大帽山雷達站亦現身。於雙三角石室旁登山,坡度大增,不時要扶住樹木借力。約20-30分鐘登上平原,往石林方向再上便是禾秧山。秋季日子,大片芒草海包圍禾秧山,輕風陣陣令金黃色的芒草更添立體感,不遜大東山、東洋山等芒草勝地。

24禾秧山見到最少六條大橋
▲禾秧山最少看到青馬大橋在內6條橋

景點2︰禾秧山眺六條大橋

由城門水塘主壩可見禾秧山,不少人誤以為是大帽山,因此禾秧山又有「假大帽」之名。禾秧山石陣處處,而禾秧石林又稱王母石林,有大大小小的,包括肥豬石、火焰石、王母點將台等。岩石高低不一,攀爬或拍照時注意安全及讓路,更要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禾秧山視野廣闊,與市區距離較大帽山山頂更近,除了南丫島、大嶼山外,遠至香港島、青衣也不難辨認。昂船洲大橋、長青橋、青衣大橋汀九橋、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六條香港著名大橋盡在眼底。

禾秧山向西北方,往妙高台方向。主要為山腰路,需要定時查看離線地圖辨認方向。沒有樹蔭下,秋冬還算涼爽,若夏天難度大增。突然一段急落後,在竹林跨過澗,路胚明朗得多,一路延伸到妙高台。

36妙高台望向大嶼山,層巒疊嶂
▲妙高台望向大嶼山東北部如同水墨畫

景點3︰日出打卡點妙高台

妙高台又稱大帽山山火瞭望台。妙高乃佛教名詞,與日本新潟縣的妙高山、台北拇指山與劍頭山間的妙高台步道等「撞名」。多年前到訪,山火瞭望台仍有專人駐守,近年相信監察工具轉為自動。妙高台的山火瞭望台四邊窗圍上綠色木條,分別「東、南、西、北」白字,成為打卡勝地。妙高台處景色與禾秧山同樣開揚,正前方更對準青衣,更接近大嶼山。由於與大帽山道相距約10分鐘腳程,是不少人等待日出、日落的好地方。由妙高台望向大嶼山,多重山勢的遠至鳳凰山形成層巒疊嶂,若光影配合驚喜不絕。廢棄廁所左方泥徑而行,接上麥理浩徑8段的大帽山道。

🕺大帽山行山路線合集︱日出露營交通懶人包

若想離開,落斜向標距柱M151慢行,沿大帽山道景觀較佳,約半小時到荃錦坳。假如車流多於禾塘崗後沿麥理浩徑而走,需要上坡因此時間較大帽山道長,約45分鐘經大帽山連姐茶水亭到荃錦坳。

石天門往禾秧山︱登香港第5高山峰 大帽山中級行山路線

由城門水塘登禾秧山的非官方路線,路徑不明顯,因此有迷路風險,出發前請做足準備,大霧及下雨不宜。若想降低爬升時間,可逆走於川龍出發經妙高台,或荃錦坳沿大帽山道經妙高台往禾秧山。

免費下載妙高台視覺手機Wallpaper🌄

Details
Woo Yeung Shan Miu Ko Toi
?
Export
More Details

專題文章

香港保衛戰合集下︱渣甸山致敬奧斯本 重返戰場黃泥涌峽
香港保衛戰遺跡下︱渣甸山致敬奧斯本 重返戰場黃泥涌峽
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是香港歷史重要一頁,經歷18天日軍佔領香港3年零8個月。七十多年過去,我們仍可以在香港島行山時,找到不少機槍堡甚至英軍與日軍激戰的戰場,如黃泥涌峽、犧牲自己救同袍的奧斯本紀念碑等。
香港保衛戰合集上︱由城門棱堡走進醉酒灣防線 魔鬼山親民
香港保衛戰遺跡上︱由城門棱堡魔鬼山行山走進醉酒灣防線
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是香港歷史重要一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入侵香港,空襲啟德機場、進攻醉酒灣防線、城門棱堡、空襲及炮轟香港島、黃泥涌峽激戰、赤柱激戰,戰地醫院的聖士提反書院屠殺,最終時任港督楊慕琦(Sir Mark Aitchison Young)於「黑色聖誕節」12月25日在半島酒店向日軍正式投降,至12月26日英軍停火及確認消息。在香港行山,不論城門水塘、魔鬼山、摩星嶺、麥理浩徑甚至沙田行山都有機會接觸和認識香港歷史。
釣魚翁行山路線合集︱康城起步難度最低 大廟古蹟遊距離長
釣魚翁行山路線合集︱康城起步難度最低 大廟古蹟遊距離長
釣魚翁(英文︰High Junk Peak)既是香港三尖之一,又是西貢三尖之列,為將軍澳著名行山路線。前往釣魚翁有很多路線及難度選擇,當中最簡單當數由港鐵康城站起步,而距離最長又零補給的為大廟起步。 無論如何,釣魚翁難度雖為香港三尖中較簡單,但釣魚翁山頂樹蔭不多,因此較適合在秋冬及涼快的日子行山到訪,夏天難度較高更有機會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