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東山高869米,為香港第3高山峰,僅次大帽山及鳳凰山。每年11至1月芒草盛放,吸引人潮登大東山。對於少行山或戶外活動的人而言,那條路線上落最容易?如何去爛頭營、大東山山頂、跳板石?以至交通、路線、打卡位都是重要資訊。下文會逐點講解。

體力

技術

景色
大東山芒草行山路線🍂
伯公坳
➔
大東山一號觀景台
➔
跳板石
➔
大東山
➔
爛頭營
➔
伯公坳
起步交通:
• 3M或11及23號嶼巴
• 東涌B出口上車,伯公坳落
終點交通:
• 3M/11/23嶼巴,伯公坳上車往東涌
距離:
約5-6公里
需時:
5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
-
補給點:
-
廁所:
伯公坳太陽能廁所

大東山路線哪條最易?
大東山多年前已是行山熱點,至陳奕迅的EP《Taste the Atmosphere》封面照一出,自此「陳奕迅山」人氣維持多年至今。芒草的數量、密度、範圍都是全港前列,因此不少人特意到大東山看日出或日落。
伯公坳逆走鳳凰徑2段最容易及交通方便,其他大東山路線包括南山經鳳凰徑2段、東涌黃龍坑郊遊徑、南大嶼郊遊徑青龍脊,各有難度。伯公坳有巴士之助,海拔已為340米左右,相對140米的南山少200米。


▼按圖輯放大路況▼

伯公坳登大東山
東涌B出口巴士總站乘嶼巴,伯公坳下車前行1分鐘上樓梯,涼亭右面登山,建議整理好裝備包括除外套、開行山杖等。上巴士時向車長講明伯公坳落,可獲分段收費折扣。
行大東山又缺乏腳骨力,需要行山杖之助。行山杖質素有極大差距,重量、手感、耐用度各有不同,推介使用一對行山杖,效能倍增更平衡。往大東山路況不是平滑石屎路,不少石級很高,需要小腿發力。新手或心肺功能較弱的朋友,行大東山會吃力。解決方法是把步伐放慢,以時間換取距離,每到臨界點前停下來小休。


跳板石與山頂較鳳凰徑難行
約40分鐘抵大東山一號觀景台,兩旁芒草最密,以鳳凰山作背景是常見的大東山拍照構圖,是大東山最靚及易到的景點,向海見長沙、貝澳、芝麻灣半島、石鼓洲。若體力不繼或糧水短缺,在此拍照後原路折返落山為上策。芒草要在陽光充足下逆光拍攝到金黃色,是否影到靚相要問個天。
標距柱L015後,有餘力的離開鳳凰徑轉上跳板石,路況變得更跣及不平坦(若沒有行山鞋的可不上山頂),5分鐘上到人氣旺的跳板石。向北面行約15分鐘到大東山山頂,三角測量站旁有一個膠板寫上大東山,見東涌、機場一帶景色。如果不上跳板石及大東山三角測量站難度較低,又可避開崎嶇路段,直接到爛頭營。

大東山爛頭營歷史
根據葉榕著《離島遠足全攻略》,陳奕迅在封面的位置是HE 0525 6450,H014至H013之間。
郊野樂行指爛頭營是20年代英國傳教士靈修和度假用的營舍,現為度假屋爛頭營具有多年歷史。不應站或坐在屋頂打卡,免生危險。大東山屬大嶼山郊野公園內,不能生火煮食,更不應食煙和點燃煙花。順帶一提大東山遊客甚多,大家應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可帶定垃圾袋儲起,下山時才放進市區垃圾桶。


登大東山前檢查裝備
山上天氣陰暗不定,時放晴時下雨,因此防水外套或可在突然下雨時不至狼狽。若在大東山看日出或日落,應帶備足夠保暖衣物,以洋蔥式多層方式穿衣。另外充好電的頭燈或電筒同樣必備,即使電話內置電筒,但一來光度不足、二來失足時電話或受損。其他建議裝備包括︰1.5-2公升水、乾糧、行山鞋、防曬用品、外套、行山杖、叉電器。
折返伯公坳,想乘車回東涌必須小心過馬路,因過馬路位置視野不遠,又要望清兩邊,不要心急。旺季時,巴士公司會在伯公坳設特別班次,不用太久就回到東涌。登山和下山各預1.5至2小時,連同拍照及休息約5小時。

如何下載大東山行山路線?按地圖DETAIL再揀GPX DOWNLOAD

更多芒草路線
麥理浩徑第三段︱雞公山崎嶇過後有車搭
行山鞋評 ASICS FujiLite2應付混合路況自如
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