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太墩雷打石連走︱頂級草原更勝千島湖?

太墩的西貢千島湖,已教不少人晨咁早起身入西貢朝聖,若有人說雷打石草原景色更勝太墩,不知有沒有人認同?這條中級行山路線需要手腳並用,但幾名友人辛苦過後紛紛說值得,好風光難求。

體力

技術

景色

中級路線

西貢行山路線⛺

北潭涌

太墩

雷打石

石坑

仁義路

起步交通:


• 94巴士-西貢總站上車
• 96R巴士-鑽石山C2出口上車(周六及假日)
• 289R巴士-沙田市中心上車(周六及假日)
• 西貢7或9小巴-西貢碼頭上車
• 北潭涌下車


終點交通:


• 94/96R/289R巴士或小巴


距離:

約7.5公里


需時:

3-4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

太墩落西貢戶外訓練營


補給點:

北潭涌小食亭及加水站


廁所:

北潭涌

景點1︰西貢千島湖

北潭涌停車場左方盡頭P字牌,為登太墩起點。不斷跨大步上升近300米,加上風力微弱,初段不宜急進。由北潭涌至317米的太墩,有三個平台位,休息時站在路旁勿阻撓人流。大部份登山路較釣魚翁更斜更費力,兩旁都是密林,建議穿長褲保護雙腳。

約30-50分鐘抵太墩,豁然開朗。西貢千島湖由滘西洲、鹽田梓、起子灣、橋咀、大頭洲等組成,船隻在天藍色海灣上,配合逾300米高度,視覺效果更佳,畫面或比屯門千島湖豐富。打卡時注意安全,勿站崖邊。

▲太墩賞西貢千島湖
▼按圖輯放大路況▼
往雷打石路況困難

前行左轉落長山或原路折返北潭涌為最簡易離開方法,因天氣好增添連走雷打石。登西北面山丘,在斜度甚高的路徑落山只能小心奕奕。尖峰以北落山,初段崎嶇及斜度比吊燈籠南脊更高,至中段進入密林,可扶住兩旁樹幹借力。至分叉路往右,第二個路口後於大網仔路和北潭涌之間小徑登雷打石。路況與北潭涌登太墩相似,不過淺色泥土反射太陽,感覺比登太墩更辛苦。

▼按圖輯放大路況▼
▲落雷打石路況不佳,新手不宜
景點2︰雷打石綠油油草原

登379米的雷打石之路侵蝕嚴重出現沖溝,最好與前後方朋友保持距離。過半後斜度大減,有多個平地可供打卡。不過最應花時間hea的必數雷打石前的綠油油草原。這片高原面積不大,但由最近一層的太墩、牛耳石山、岩頭山、畫眉山,至石屋山、雞公山、大枕蓋,以至外圍的蚺蛇尖、萬宜水庫花山,最少三層西貢群山360度包圍,友人都認為靚景更勝西貢千島湖。不少人在雷打石露營,再呼籲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一同愛護環境。

▼按圖輯放大路況▼
▲雷打石回望無敵大草原
離開路線選擇多

雷打石山頂有多條路線離開,較容易是沿北急落10分鐘接上麥理浩徑3段。左轉落樓級經標距柱M061,上雞公山前路口左轉往石坑。一直在溪邊緩緩而落,經引水道接上仁義路,右轉往大網仔路坪墩村傳來大量狗吠聲,如無必要請勿入村。有空可經武英路到黃毛應玫瑰小堂,為二級歷史建築。仁義路經多個豪宅,至亞公灣乘車離開。另一離開方法是接回麥理浩徑時,右轉經M060由榕北走廊往鯽魚湖,距離較短。總結太墩及雷打石為中級路線,需要克服多條斜度高的山徑,但換來5星景色絕對值得。

麥理浩徑1至10段全走︱ 西貢至屯門100公里香港精華遊
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在1979年10月26啟用,全長100公里,以熱愛香港行山的麥理浩(Sir Murray MacLehose)命名。麥理浩徑沿路景色為香港山徑之最,由香港後花園西貢掠過馬鞍山、獅子山,經金山至城門水塘登針草帽,再經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以屯門何福堂書院作結。
2023芒草 | 10條必行路線 簡易鯉魚門到超靚大東山
天涯何處無芒草,每年10月中至12月登香港任何一座山,大東山、東洋山以外,一樣有機會遇到金黃色的芒草海。 快啲Share再相約好友行山影芒草吧!
紅葉2023︱大棠至清快塘 精選賞楓行山路線
大棠紅葉是每年12月至1月初最熱門行山路妓,找紅葉打卡成為香港熱潮。以下推介精選紅葉行山路線,提供賞紅葉情報及交通,不止大棠(Tai Tong)還有隱世秘境。
嚴選十條香港行山打卡路線|快閃太墩到玉桂山
行山打卡是常識吧,由玉桂山的連島沙洲和海景、到西高山的無敵日落、太墩的西貢千島湖,以下十條行山路線必定滿足到一心打卡的你。

3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