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秧山是香港第5高山峰,一般行山網站會由川龍起步,經妙高台往禾秧山及石天門,今次推介由城門水塘起步上石天門、禾秧石林,終點為荃錦坳,提供多一個選擇,有空更可同遊雙三角石室。 體力 技術 景色 中級路線 大帽山行山路線 城門水塘菠蘿壩 ➔ 相思林徑 ➔ 石天門 ➔ 禾秧山 ➔ 妙高台 ➔ 荃錦坳 起步交通: • 82小巴-荃灣B1出口往兆和街上車 終點交通: • 51巴士-大帽山郊野公園站上車往荃灣站 距離:約9里 需時:3-4.5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 補給點:菠蘿壩士多/加水站、荃錦坳連姐 廁所:菠蘿壩、荃錦坳 石天門往禾秧山難度 由海拔不足200米一直經原始泥徑上坡到771米的禾秧山,體能要求不低。而且這條大帽山行山路線不算熱門而且非官方路徑,需要辨認地圖及方向,有迷路機會。經過幾個無名的山丘,禾秧山愈來愈近。 城門水塘菠蘿壩起步,今次經城門引水道上龍門郊遊徑,方法是在菠蘿壩下車後,向小食亭向西方向上斜,接上引水道行廿分鐘至上角山一帶,右轉在泥徑登禾秧山。上山之路初段斜度高,不時需要手腳並用,幸路況尚算清楚。在龍門郊遊徑上取中間繼續上斜,經過密林,穿過電塔回望荃灣、汲水門大橋、青馬大橋、青衣三支香等。 ▲地圖顯示啡路,但斜度不低 ▼按圖輯放大路況▼ 石天門往禾秧山︱登香港第5高山峰 大帽山中級行山路線 1城門菠蘿壩起步往石天門及禾秧山 2菠蘿壩小食亭左方上斜接引水道 3接近上角山時右轉在泥徑登禾秧山 4地圖顯示啡路,但斜度不低 5初段林蔭多,路面有機會濕滑 6龍門郊遊徑取中間繼續上往禾秧山 7經過一個又一個山丘 8回望荃灣及青衣景色 9穿過電塔繼續上石天門及禾秧山 10經常查看地圖,以免迷路 11晴天下的獅子山側面 12約1-2小時上斜往禾秧山 石天門狹窄 接上約560米海拔的相思林徑,往左方行幾步有一個路不通行警告牌,於警告牌右方小徑向石天門進發,愈行愈開揚,右方的城門水塘及獅子山側面,前面大石堆就是石天門,如想避開石天門可沿左方小徑,如有充足準備,可在右方往石天門。留意石天門狹窄,若非身材瘦削的有機會被卡住。爬過石堆,面向城門水塘為肥豬石。近石天門曾發生死亡意外,因此必要小心。 ▲石天門具危險性,曾發生致命意外 ▼按圖輯放大路況▼ 13相思林徑警告牌旁上石天門 14石天門就在眼前 15石天門具危險性,曾發生致命意外 16石天門狹窄,一般人未必能內進 17石天門為禾秧山奇石之一 18石天門險要,注意安全 19石天門上的肥豬石 20石天門以至禾秧山都有不少石林 21往西北方到禾秧山山頂 22芒草是禾秧山秋冬的期間限定景色 23禾秧石林又稱王母石林 24往妙高台方向離開見大帽山頂 25禾秧山為具難度的芒草行山路線 26禾秧山往妙高台路況不算明顯 芒草景點禾秧山石林 向西北方向,抵771米的禾秧山石林。禾秧山是香港前五山峰,僅次大帽山、鳳凰山、大東山、四方山。石林一帶在秋冬天芒草處處,是禾秧山全年最旺的日子。由禾秧山前往妙高台,先經過小竹林及大圓石澗上游,要踩在石塊上避免濕腳。至妙高台前再要經過一個長年水坑。妙高台即大帽山山火瞭望台,背靠大帽山及面向青衣、荃灣視野開揚。 ▲771米的禾秧山為香港第5高山峰 ▼按圖輯放大路況▼ 27禾秧山往妙高台經大圓石澗 28妙高台略比禾秧山矮 29妙高台前的水坑 30兩條路都可往妙高台 31妙高台由香港島、維港海景至大嶼山都看得見 32妙高台山頂設山火瞭望台 33妙高台經響石脊往麥理浩徑8段 34香港最高山峰是大帽山 35接上麥理浩徑8段落斜往荃錦坳 36麥理浩徑8段M151約30分鐘抵荃錦坳 37過車閘後沿馬路落山較禾塘崗快 38一直落山時小心車輛 39右方設廁所,可沿樓梯落巴士站 40有時間可幫襯大帽山連姐 妙高台接麥理浩徑離開 由妙高台離開,可沿響石脊接回麥理浩徑M151與M150間的石屎路。只要30分鐘就可抵達大帽山連姐的荃錦坳,乘巴士離開。禾秧山及石天門行山路線陡峭,此外,部分路段沒有明顯路標,需要具備地圖閱讀和導航技能。然而在晴朗天氣下,禾秧山可以欣賞到壯麗的海景和山景,特別是秋冬天芒草季節。部份植物貼近泥徑,宜穿長褲。 大帽山禾秧山賞芒草︱訪妙高台山火瞭望台 ▲妙高台山頂設山火瞭望台 更多文章 十條初級行山路線下集︱鶴咀石澳看海 西貢東壩河背燃燒青春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十個夏天好去處︱纜車徑零上斜多樹蔭 走進主教山南蓮園池防中暑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衛奕信徑全走1至10段︱海景芒草的節奏 八仙嶺留憶記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GPS離線地圖及高度圖 20秒學識︱GPS離線地圖下載教學 唔洗蕩失路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專題文章 十條簡單行山路線上集︱大澳虎山 沙田蝌蚪坪入門級Share Post初級兼短程行山路線,在香港多的是。在此推介靚景及打卡位伴隨的景點,由大澳虎山看日落、大埔鳳馬古道接天空之鏡鶴藪水塘、沙田後花園蝌蚪坪、北港竹林隧道、大潭水務文物徑連走多個古蹟,總有一個適合你。親子行山路線放電、拍拖打卡、散心與朋友相聚,絕不會「齋行無景」。按此睇多啲 行山中暑︱蚺蛇尖西灣等8個夏天不宜中暑黑點 Share Post夏天行山,常聽到有中暑意外新聞。以下行山中暑黑點擁有多個共通點,令中暑的機會比一般郊遊地方更高。首先是名氣大,慕名而來的行人人士基數大,中暑的人數自然較高。其次是沒有撤出點,意識到身體響起警號時也無路可退。第三是樹蔭指數低,蚺蛇尖、雞公嶺等都難有地方可降溫,自然多中暑個案。按此睇多啲 十個角度睇維港︱走訪山頂、大帽山 坐船到離島Share Post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為香港島以北、九龍半島以南的海港,截至2022年面積為41.1平方公里。除了尖沙咀鐘樓、尖沙咀碼頭、灣仔會展、中西區海濱長廊外,你可以在香港行山、乘船以不同角度欣賞維港。香港曾被Cheapflights選為十大天際線第一名,更被夜景觀光Convention Bureau評為世界三大夜景之首,維港的絕對是世界級景色。按此睇多啲 🔗 參考文章 LETSGOHIKNG禾秧山石天門 大帽山禾秧山賞芒草︱訪妙高台山火瞭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