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鳳凰徑9段至11段︱穿梭石壁水塘水口貝澳

鳳凰徑9段至11段由石壁水塘經籮箕灣,近距離看索罟群島。水口村補給後,接上無限引水道往貝澳,是一條大嶼山的禪修級的行山路線。引水道佔大部份時間,與朋友邊行山邊談天說地,才是克服引水道的最佳方法。

體力

技術

景色

中級路線

鳳凰徑9段至11段🐳

石壁水塘

籮箕灣

水口

貝澳

起步交通:


• 11/11A/23嶼巴-東涌B出口上車
• 1/2嶼巴-梅窩碼頭上車
• 沙咀站下車


終點交通:


• 1/2嶼巴往梅窩
• 3M/3R嶼巴往東涌
• 貝澳羅屋村上車


距離:

約17.5公里


需時:

5-6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

水口、長沙、東涌道


補給點:

水口驛站(平日或休息)


廁所:

籮箕灣旱廁、水口村、貝澳羅屋村

景點1︰石壁水塘

石壁沙咀站下車,向車尾方向落斜往石壁水塘。石壁原名石碧,因興建水塘而令石壁圍、墳背、崗背、沙咀、涌口及坑仔6條村村民遷移到3個地方,59戶即逾500村民到荃灣鹹田街石壁新村、13戶到大嶼山大浪灣、3戶到梅窩。石壁水塘在1963年11月28日啟用,興建了約60米主壩後形成被狗牙嶺、羗山、木魚山、獅子頭山包圍形成低地儲水。

按此重溫🏡大澳走進恬靜分流六大景點︱連走鳳凰徑7段及8段

▲石壁水塘在1963年11月28日啟用,是行狗牙嶺人士常到地方
▼按圖輯放大路況▼
景點2︰石壁石刻

由於鳳凰徑9段景點不多,小心過馬路落斜至分叉路時,不妨花10分鐘到石壁石刻,一看3000年歷史的香港法定古蹟。石壁石刻的圖案和意思已難以推斷,正好發揮創意與朋友一同腦補。

▲石壁石刻離岸300米,估計3000年歷史
▼按圖輯放大路況▼
景點3︰籮箕灣

由石壁的東灣上一條輕量級天梯,經路況略帶風化的路到石欖洲營地入口。由此到籮箕灣路況似二澳到分流或甲龍林徑,難以快速推進。燒烤的味道湧至,抵觀星勝地籮箕灣營地。香港最南端為索罟群島頭顱洲,而觀看索罟群島最接近的位置,正是大嶼山南部的籮箕灣。

▲籮箕灣是露營及觀星好去處
▼按圖輯放大路況▼
無盡引水道

籮箕灣接上一條樓梯,幾分鐘抵柏油路左轉,小心過馬路右轉往水口村,為全程第一個補給站、廁所和撤退點。柏油路接上嶼南道到水口驛站補給後,過公廁再上樓梯。樓梯兩旁有不少墓地和金塔,全程最後一條樓梯也不長,很快抵達引水道。引水道超過10公里,除了間中於草叢間看到水口、長沙沙灘、芝麻灣半島外,拿出相機的機會不高。引水道對體能要求不算極高,重複的畫面卻磨滅意志。於L120右轉落樓梯,接上斜路往右嶼南道。嶼南道沿路落斜,很快抵羅屋村巴士站。

按此續看🏖️鳳凰徑12段︱記得貝澳沙灘海浪聲 相約梅窩郵筒

鳳凰徑9段景色尚可,但鳳凰徑10段至11段沒有明顯景點令人分心,容易叉錯腳拗柴,因此難度雖低仍不可大意。如要續走鳳凰徑12段,過斑馬線到杯澳公立學校旁接芝麻灣道。

按此看🏕️鳳凰徑1至12段︱大東山以外的大嶼山 好天氣趁未晚

▲引水道景色變化不大,與朋友一同吹水是解悶好方法
▼按圖輯放大路況▼
重要高度圖及GPS離線地圖

專題文章

麥理浩徑1至10段全走︱ 西貢至屯門100公里香港精華遊
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在1979年10月26啟用,全長100公里,以熱愛香港行山的麥理浩(Sir Murray MacLehose)命名。麥理浩徑沿路景色為香港山徑之最,由香港後花園西貢掠過馬鞍山、獅子山,經金山至城門水塘登針草帽,再經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以屯門何福堂書院作結。
鳳凰徑全走1至12段︱大東山以外的大嶼山 好天氣趁未晚
鳳凰徑1段至鳳凰徑12段共70公里,細味風景模式可四日三夜可全走,難度可算是先苦後甜。如想三日兩日、兩日一夜完成鳳凰徑也絕對可行。 走營享受大自由之美之外,也可像筆者入住青年旅舍和民宿減輕裝備負重。 鳳凰徑的日子無限風光,一睹仍未被全面發展的大嶼山,認識了不少朋友。
鳳凰徑飲食裝備篇︱梅窩麵包儀式感滿滿 分流陳記士多真隱世
鳳凰徑飲食裝備篇︱梅窩麵包儀式感滿滿 分流陳記士多真隱世
鳳凰徑1至12段分4天完成,為偽鳳凰徑全走,以慢節奏細味大嶼山正在倒數的風景。此文會介紹路上70公里大嶼山美食和行鳳凰徑裝備,其實滿滿的人情味就在身邊,只是繁忙的香港人未必留意到。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