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奕信徑1段又稱鴻燊段,起點由赤柱峽道經孖崗山、紫羅蘭山,陽明山莊,景色開揚。赤柱半島、大潭水塘及維多利亞港3個無敵景色,衛奕信徑1段難度在於路途雖短卻包涵大量天梯,是高付出、高回報的行山路線。對的時間和季節,紅杜鵑、茜草科玉葉金花屬植物、吊鐘花等,增添多一層色彩。 體力 技術 景色 中級路線 衛奕信徑1段行山🪜 赤柱峽道 ➔ 孖崗山 ➔ 紫崗橋 ➔ 紫羅蘭山 ➔ 陽明山莊 起步交通: • 6/26巴士-中環交易廣場上車 • 73巴士-數碼港上車 • 赤柱峽道衛奕信徑站落車 終點交通: • 63/41A巴士-大潭水塘道上車往北角 • 66/6巴士-往中環 距離:約4.8公里 需時:3-4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紫崗橋往淺水灣坳、C4103往黃泥涌水塘 補給點:黃泥涌水塘小食亭 廁所:終點右轉過馬路、黃泥涌水塘 景點1︰何鴻燊拆資修路 衛奕信徑1段屬大起大落的路線,乘巴士到赤柱峽道衛奕信徑站下車,起點除了地圖什麼也沒有,要帶齊糧水才出發。旁邊設「鴻燊段」石碑,根據明周訪問,衛奕信徑1段由何鴻燊名下基金捐錢修建,因此又名鴻燊段。引水道繼續上行,雖然吃力但回望後方赤柱、鶴嘴半島一帶,景色開揚。 ▲衛奕信徑1段由何鴻燊名下基金捐錢修建 ▼按圖輯放大路況▼ 1赤柱峽道衛奕信徑站落車為第一段起點 2衛奕信徑1段沿樓梯上斜 3衛奕信徑1段由何鴻燊名下基金捐錢修建 4登孖崗山風勢大樹蔭少 5衛奕信徑1段回望赤柱峽道 6引水道再往上衛奕信徑1段 7衛奕信徑1段回望赤柱半島海景 8衛奕信徑1段植物品種不少 9衛奕信徑1段難度不少,有大量樓梯級 10W001為孖崗山觀景台 景點2︰迎海風回望赤柱 約半小時到孖崗山觀景台,旁邊有一個寫上標距柱W001,是打卡靚位。觀景台可望見左方的赤柱半島的赤柱正灘、卜公碼頭、右方為南朗山。陣陣涼風作伴欣賞赤柱灣、螺洲,是此行山路線首個無敵景色。沿路春天可能遇到野牡丹、紅杜鵑、茜草科玉葉金花屬植物、吊鐘花,秋冬則有吊鐘花及大頭茶等。 孖崗山觀景台的海拔距離山頂約130米,最好先回氣才繼續。W002為孖崗山南峰,而W003為孖崗山北峰,兩者景觀同樣未算理想。孖崗山近年經修整後路況有改善難度略減低,兩個山峰之間距離比想像中遠。 ▲衛奕信徑1段回望赤柱半島海景 11孖崗山觀景台為衛奕信徑1段首打卡位 12孖崗山觀景台好天時值得到訪 13W002為孖崗山南峰 14孖崗山南峰落一段原始山徑 15衛奕信徑1段修整過樓梯難度略減 16孖崗山少有的椅子供人休息 17由孖崗山南峰到孖崗山北峰約半小時 18衛奕信徑1段樓梯又上又落 19衛奕信徑1段天梯見紫羅蘭山 20衛奕信徑1段天梯就在前方 景點3︰孖崗山無限天梯 W003後開始踏上孖崗山最著名的是天梯,1369級梯級既陡峭且密集,梯級僅夠放半隻腳掌,不舒服之餘需小心翼翼,直至最後300級,坡度才放緩。平路為紫崗橋W004,此處是第一個撤出點,想離開的話可沿橋向東行2公里到大潭篤水塘;另一離開位置是左面兩條長椅後方,水務署牌及警告牌之間,經小徑到淺水灣坳,略需要體力。 ▲衛奕信徑1段有大量天梯 21衛奕信徑1段天梯又斜又大級極不就腳 22行過天梯抵紫崗橋 23過紫崗橋登另一條樓梯到紫羅蘭山 24衛奕信徑1段分叉路往上為紫羅蘭山 25紫羅蘭山為觀賞大潭水塘的好地方 26登紫羅蘭山時回望孖崗山及大潭水塘 27紫羅蘭山路況相對平緩 28紫羅蘭山的山坳位打卡也不錯 29衛奕信徑1段春季常見紅杜鵑 30衛奕信徑1段是香港島中級行山路線 景點4︰淺水灣大潭水塘兼得 紫崗橋小休後再登山,約10分鐘去到分叉路選擇中間往紫羅蘭山(左方往黃泥涌水塘,1至2月吊鐘花盛放、右轉往大潭水塘),中途景色可見淺水灣及大潭水塘,又可回望孖崗山天梯,三面和而不同,是第2個開揚打卡景色。紫羅蘭山近山頂位開始平緩。至C4103位置分叉路右轉(左經大潭郊遊徑往黃泥涌水塘),不久就是第3個靚景位。維多利亞港海景不難看到,但連同官方行山路徑就相對少有,城市和郊外融合實屬難得。紫羅蘭山在農曆新年有機會遇上吊鐘花,引來不少遊人特意到訪。 ▲衛奕信徑1段行山,既有城市景又有郊外氣息 31抵紫羅蘭山其中一支三角測量站 32紫羅蘭山前的陽明山莊 33衛奕信徑1段位於城市和郊區之間 34茜草科玉葉金花屬植物 35衛奕信徑1段靠右落山 36衛奕信徑1段看黃泥涌水塘及聶高信山 37衛奕信徑1段終點 38沿路落斜至黃泥涌水塘設廁所及小食亭 39黃泥涌水塘水壩為香港法定古蹟 wilson trail section 1 map 衛奕信徑1段考驗四頭肌 臨近衛奕信徑1段尾聲,部份小徑可到達開揚位俯瞰黃泥涌水塘。完成樓梯後見鴻燊段石碑,為衛奕信徑1段終點。有能力的可前行右轉繼續衛奕信徑第二段往鰂魚涌,亦可向右轉沿大潭水塘道到大潭水塘。想離開的左轉落斜至大潭水塘道,於黃泥涌水塘公園站乘車。 按此睇🍄衛奕信徑2段 小馬山維港景不遜山頂 石礦場戰時爐灶各有歷史 總結衛奕信徑1段距離不長,但難度不容輕視。全程急上急落,考驗四頭肌。衛奕信徑1段樹蔭有限又不設補給,可算是中級路線。此路線特點是有不同季節有不同花盛放,又有幾個打卡美景,是辛苦完成孖崗山天梯的回報。 衛奕信徑全走1至10段︱海景芒草的節奏 八仙嶺留憶記 ▲衛奕信徑1段約4.8公里,難度卻不容輕視 更多文章 倚天脊︱飛鵝山西脊崎嶇 具難度九龍行山路線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衛奕信徑第五段望夫石近在咫尺︱行山遇馬騮勿打擾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公庵山接洪水坑水塘︱元朗行山到屯門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重要高度圖及GPS離線地圖 Details Wilson Trail Section 1 ? Export GPX KML GeoJSON More Details 專題文章 沙田行山合集︱入門級蝌蚪坪道風山 走在獅子山九肚山Share Post沙田行山好去處(Best Hiking Trails in Sha Tin)類種多元化,由親子行山路線道風山(Tao Fong Shan)、蝌蚪坪、十二芴賞吊鐘花,到具難度熱門路線的獅子山(Lion Rock)、黃牛山黃牛石城、真九肚山山頂等,全都在沙田找得到。按此睇多啲 麥理浩徑第1至10段全走︱西貢至屯門100公里香港精華遊Share Post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在1979年10月26啟用,全長100公里為香港最長距離行山徑,以熱愛香港行山的麥理浩(Sir Murray MacLehose)命名。麥理浩徑沿路景色為香港山徑之最,由香港後花園西貢掠過馬鞍山、獅子山,經金山至城門水塘登針草帽,再經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以屯門何福堂書院作結。按此睇多啲 香港保衛戰合集下︱渣甸山致敬奧斯本 重返戰場黃泥涌峽Share Post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是香港歷史重要一頁,經歷18天日軍佔領香港3年零8個月。七十多年過去,我們仍可以在香港島行山時,找到不少機槍堡甚至英軍與日軍激戰的戰場,如黃泥涌峽、犧牲自己救同袍的奧斯本紀念碑等。按此睇多啲 🔗 參考文章 【健康專訪】外公提點健康最重要 蕭玟錚行山談何鴻燊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