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鶴咀行山6大打卡位︱必去天涯鳥居 海角燈塔

鶴咀路況平坦又有多個香港罕有景點,是郊遊、初級新手行山路線,親子樂、拍拖、日出、日落甚至觀星好去處。座落於鶴咀「天涯海角 」的香港第一座燈塔與鯨魚骨為筆者心目中6大景點並列首位。

體力

技術

景色

新手路線

鶴咀行山路線🦀

更樓

博加拉炮台

鶴咀燈塔

雷音洞

鯨魚骨

蟹洞

鶴咀鳥居

起步交通:


• 9號新巴-筲箕灣A2出口巴士站上車
• (假日僅部份9號班次經鶴咀)
• X9新巴-中環交易廣場上車(周六及假日)
• 紅色小巴-筲箕灣A2出口左轉上車


終點交通:


• 同上


距離:

約9公里


需時:

3.5-4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

-


補給點:

鶴咀村士多


廁所:

太陽能公廁/鶴咀村

鶴咀交通點去?

鶴咀原名鶴嘴,因紀念前駐港英軍總司令德己立爵士(Sir George Charles D’Aguilar)又名德己立角,另有古名打浪角、打浪頭等,位處香港東南部,景色豐富。乘巴士及小巴到鶴咀站下車,一般私家車不能駛進鶴咀道,如想節省一小時,乘的士到鶴咀超級空氣監測站,會錯過更樓和岸邊機槍堡。沿鶴咀道緩緩落斜,1567紅色水龍頭左轉到士多及更樓參觀,可嘆碗豆腐花。沿大路至鶴咀電台低台,在中間草地繞過設施,取右方大路。經過白色外牆的設施,取左方樓梯登鐵絲網左轉,往博加拉炮台及監測所。

▲博加拉炮台觀測所拍鶴咀燈塔是出色的打卡位
景點1︰博加拉炮台看天涯海角

博加拉要塞(炮台)在1941年建成,現為二級歷史建築,已被海底電纜站佔據。由雙四門博加拉炮台監測所一望無際的海景,配以鶴咀燈塔是必到打卡位,景色不遜歐洲著名景點,像到了香港的天岸海角。監測所被山竹吹襲後結構不穩,有倒塌危險不宜久留。

▼按圖輯放大路況▼
▲鶴咀燈塔在1875年4月16落成,至今已近150年
景點2︰香港最悠久燈塔

折返至大路,分叉路左轉上斜,經研究所宿舍時保持安靜,不久一座白色圓形燈塔現身,為香港法定古蹟鶴咀燈塔。鶴咀燈塔在1875年4月16落成,早青洲燈塔3個月,成為香港第一座並為歷史最悠久燈塔,也是現存香港5座戰前燈塔中最易到訪一個。燈塔由花崗岩砌成拱形門口,門上設幾何圖案,既是鶴咀地標亦象徵燈塔古老卻不古板。

▼按圖輯放大路況▼
景點3︰雷音洞立體聲

折返分叉路落斜往鶴咀海岸保護區,是香港唯一海岸保護區,禁上水上或沿岸活動,同時勿拿走任何東西或接觸研究所設施。由於漁護署不鼓勵公眾到訪參觀,鶴咀海岸保護區內沒有公廁和垃圾桶,因此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一同愛護香港海岸。先於左方小徑到雷音洞,這海蝕洞把巨浪聲擴大,環迴立體海浪聲揮之不去,相片及影片都未能充分反映其獨特性。

▲鶴咀景色滿分,而且難度不高是郊遊級路線
景點4+5︰鯨魚骨及蟹洞

有說看不到鯨魚骨,等於未去過鶴咀。科學研究所右方正是鯨魚骨。鯨魚1955年擱淺在維多利亞港,製成標本,長達8至10米。但被颱風山竹所毀,需要以「港鯨重生計劃」集資修復。鯨魚骨向東北行一分鐘為巨型海蝕拱,因遠看外表像蟹而命名為蟹洞。

▼按圖輯放大路況▼
▲鶴咀蟹洞長期多人,拍照時耐心等待
景點6︰鶴咀鳥居看海

如蟹洞人多,不妨向北略攀小山為鶴咀鳥居。所謂「鳥居」實際是位處岩石堆上的鶴咀自然保護區牌,但面向浩瀚大海迎著海風,把煩惱吹走,卻又不失為香港少有的景點。鶴咀經常大浪,勿站近崖邊和海邊,安全至上。鶴咀地質現象包括4種主要岩石包括凝灰岩、花崗閃長岩、流紋斑岩及玄武岩,還待你發掘。

鶴咀機槍堡PB33A上落路況欠佳需手腳並用,鶴咀下村一帶植物荊棘甚多,新手不宜。穿行山鞋及有經驗的才應考慮到鶴咀炮台。上層設探射燈,下層3個槍眼仍算完整。岸邊炮台設施在戰後被移除。到訪鶴咀後原路折返至巴士站離開,留心村落及電台不時有狗群出沒。

▲鶴咀自然保護區牌被冠以香港鳥居之名
▼Happy Kongner細說鶴咀歷史值得一看▼

專題文章

麥理浩徑1至10段全走︱ 西貢至屯門100公里香港精華遊
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在1979年10月26啟用,全長100公里,以熱愛香港行山的麥理浩(Sir Murray MacLehose)命名。麥理浩徑沿路景色為香港山徑之最,由香港後花園西貢掠過馬鞍山、獅子山,經金山至城門水塘登針草帽,再經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以屯門何福堂書院作結。
鳳凰徑飲食裝備篇︱梅窩麵包儀式感滿滿 分流陳記士多真隱世
鳳凰徑飲食裝備篇︱梅窩麵包儀式感滿滿 分流陳記士多真隱世
鳳凰徑1至12段分4天完成,為偽鳳凰徑全走,以慢節奏細味大嶼山正在倒數的風景。此文會介紹路上70公里大嶼山美食和行鳳凰徑裝備,其實滿滿的人情味就在身邊,只是繁忙的香港人未必留意到。
吊鐘花新年行山︱由簡易港島徑1段到曲折金馬倫山
吊鐘花花期為每年一月下旬至二月,作為香港原生植物,吊鐘花分佈廣泛,由簡易路線薄扶林家樂徑或港島徑1段,以至略帶崎嶇的鹿湖郊遊徑、大枕蓋,以及手腳並用的聶高信山、金馬倫山連走,總有一條適合想尋找新年行山路線或新年行大運的你。

4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