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東涌炮台起步,走過港版萬里長城,到千年古村馬灣涌,一嘗懷舊漁村風貌,是香港日落好去處推介。在碼頭享受夕陽映照東涌灣的完美日落,拍拖、親子東涌郊遊以至歷史深度遊皆宜。

體力

技術

景色
日落行山路線⛵
東涌炮台
➔
馬灣涌碼頭
➔
東涌小炮台/虎地灣灰窰
➔
逸東邨/東涌站
起步交通:
• 3M/11/23/34嶼巴
• 東涌B出口上車,下嶺皮落
終點交通:
• 38嶼巴往東涌、E31往荃灣愉景新城
• 逸東邨上車
距離:
約3公里
需時:
1-2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
逸東邨
補給點:
下嶺皮、逸東邨、馬灣涌食肆
廁所:
上嶺皮、逸東邨、馬灣涌碼頭

景點1︰東涌炮台點去?
下嶺皮站下車前行,穿過東涌炮台門牌及幾間食店,落車計不足1分鐘抵香港法定古蹟。清朝為監察船隻和防衛海盜,在東涌興建作大鵬右營水師總部的東涌炮台,又稱東涌所城、東涌寨城。估計在1832年(清道光12年)建造的東涌炮台,鼎盛期曾有630名官兵,1898年後英國租借新界和離島後曾被改作警署、華英中學校址。二戰時被日軍佔領,後來成為東涌公立學校校址,至2003年學校停辨。


▼按圖輯放大路況▼

3米高港版萬里長城
作為港版萬里長城,東涌炮台由花崗岩築成約3米高圍牆,三座城門分別為正門(即北門)刻拱辰、東門刻接秀、西門刻聯庚。6門大炮之中,向西2門、向東4門,部份炮口對正逸東邨。炮身刻上銘文,最早一支大炮刻有「嘉慶拾年正月造,重壹千貳百觔(即斤)」,即1805年製成,其餘為1809年、1841年等。炮身重達200斤。考證後計算出大炮射程不能由東涌炮台射向東涌灣,相信由附近移至當地,原本不在寨城之上。
作為香港法定古蹟,東涌炮台面積約長80米闊70米,沿萬里長城繞一圈,部份石級費力。中間一探東涌公立學校課室,課室內椅子、英語龍虎榜、語文天地每月唐詩賞識等壁報像時光倒流廿年。參觀完炮台,可在旁的Cafe吃三文治及芋圓等小食,即叫即製的港式風味外,加添人情味。

▼按圖輯放大路況▼


景點2︰逾千年馬灣涌
山長水遠到東涌,無理由只到東涌炮台就離開,一於去馬灣涌睇日落才圓滿。下嶼皮站左轉過斑馬線登天橋,穿過逸東邨。於東涌天水教學校旁落樓梯,由充滿冷氣的商場和屋邨,轉眼間棚屋、漁船、紅樹林取而代之,場景由現代的逸東邨時光倒流到馬灣涌。馬灣涌於618-907年已為聚居地點,逾1600年歷史。後來漁村以稻米及漁業聞名。


景點3︰馬灣涌日落
到訪馬灣涌村時保持安靜,勿騷擾村民,自己垃圾自己帶走。舊式士多、理髮店、雜貨點和懶洋洋的狗狗,在馬灣涌不消一會已感受到香港少有的古村文化。馬灣涌有「小大澳」之名,曬鹹魚、蝦乾少不了。穿過海鮮酒家,設3D壁畫的馬灣涌碼頭好戲在後頭。由彌勒山、昂坪360纜車、東涌灣、赤鱲角無遮無擋。較好時間到訪,見證夕陽由山邊徐徐降至纜車下消失,餘暉把雲霞染成黃金色。


景點4︰東涌小炮台
如太早到達馬灣涌碼頭,有時間於公廁轉左,沿東涌道北上斜約5分鐘,到訪兩個歷史古蹟-唐代虎地灣灰窰及東涌小炮台。1980年東涌岸邊發現曲尺型圍牆,《廣東通志》提到1817年在石獅山山腳建兩座炮台、兵房和火藥局,估計其一炮台是東涌小炮台,為法定古蹟。至於灰窰原處赤鱲角南部虎地灣,因興建香港國際機場而遷至東涌小炮台旁。灰窰於1960年代被發現,為610-880間建成即唐代期間。
看日落後,由馬灣涌行5-10分鐘平路到逸東邨乘車,亦可登數十米樓梯小山丘,經順東路和逸東路到東涌站,約15-20分鐘。馬灣涌碼頭將拆卸改建新碼頭外,港鐵東涌綫延綫或會在該區建成,料這條懷舊古村風味料有轉變,把握時間記錄低百年古村一點一滴。

如何下載東涌炮台→馬灣涌行山路線?按地圖DETAIL再揀GPX DOWNLOAD
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