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烏蛟騰行山,最特別是鄉村風味食店。今次行山路線經梅子林到蛤塘,享受發哥和發嫂柴火美食。上落不算大,海景、紅石、歷史、壁畫、鋼架,總有一樣滿足到你。 體力 技術 景色 中級路線 烏蛟騰行山🐮 烏蛟騰 ➔ 梅子林 ➔ 蛤塘 ➔ 荔枝窩 ➔ 三椏村 ➔ 九担租 ➔ 烏蛟騰 起步交通: • 275R巴士(周日及公眾假期限定) • 20R小巴(60分鐘一班) • 大埔墟站A出口上車,烏蛟騰落 終點交通: • 同上 距離:約12.6公里 需時:4-5.5小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荔枝窩乘船到馬料水(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30分開出) 補給點:蛤塘發記士多、荔枝窩士多、三椏村士多閒日部份士多未必營業 廁所:烏蛟騰、三椏村、荔枝窩 前往烏蛟騰交通 九巴周日及公眾假期設275R巴士由大埔墟往烏蛟騰,方便了很多人,平日則只有約1小時1班的20R小巴前往。烏蛟騰巴士總站下車,向車尾方向走,右轉入祠心路,小巴站盡頭的綠色欄杆為往梅子林及蛤塘起點。烏蛟騰本名為烏龜田,後來因烏龜可作貶義詞,先以蛟取代龜,再進一步借「騰蛟起鳳」把田改為騰,形成現在地名。經休憩亭後沿水管大路,告別平路進入媽騰古道。林蔭中上斜由約100米升至250米,媽騰古道不算大級,而且以多條Z形路間有少量回氣位,總比連續狂上天梯舒服。 ▲275R巴士周日及公眾假期來往大埔墟及烏蛟騰 ▼按圖輯放大路況▼ 1烏蛟騰巴士總站落車,往車尾方向行 2右轉入祠心路往梅子林及蛤塘 3小巴站盡頭沿大路進入 4初時沿烏蛟騰郊遊徑上樓級 5海拔由100米上升至約250米 6靠右往荔枝窩 7往亞媽笏前行 8往梅子林及荔枝窩時常留意地圖 9新界東北梅子林不同馬鞍山梅子林 10亞媽笏靠右往梅子林 11沿水管路 12分水凹設修路碑 13分水凹修路碑 梅子林復修後設壁畫 分叉路靠右荔枝窩方向,(左轉往降下坳可往烏蛟騰郊遊徑、金龍脊或五肚)。接近亞媽笏時緊隨大路,勿走進不明小徑。平原望向深圳鹽田港一帶,設一支疑似特別矮的三角測量站,接分水凹。分水凹設民國9年(1920年)修路石碑,列出發起人為黃建常、黃建文。分水凹往右荔枝窩方向落山,走過不太就腳的工字石路,分叉路遇上問路石,寫上「左邊荔枝窩、右邊梅子林」。右轉往梅子林,踩着石塊過溪流後,到達重修的梅子林。梅子林舊宅外牆塗上畫像,故事與梅子林有連繫。梅子林更保留鋼架和故事館,喚起兒年擒鋼架回憶。 ▲梅子林舊宅外牆塗上畫像,故事與梅子林有連繫。 ▼按圖輯放大路況▼ 14分水凹往荔枝窩方向 15工字石路落斜 16問路石往右廿分鐘抵梅子林 17往梅子林路況 18梅子林復修後鮮艷的壁畫 19梅子林擒鋼架喚起兒時回憶 20梅子林壁畫 21梅子林有大量壁畫 22梅子林往蛤塘 23梅子林與蛤塘距離不遠 24蛤塘規模不大仍有發記士多 25蛤塘發記士多以柴火製作農村美食 26蛤塘發記士多炒米粉份量足 蛤塘發記士多農村美食 梅子林往東走,很快到達另一條慶春約七村之一的蛤塘。蛤塘初時村名桔塘,後易名蛤塘。「發哥、發嫂」經營的發記士多有多款菜式,賣點為柴火農家菜,炒米粉、切雞都令人非常滿足。小休後往荔枝窩,約半小時抵海邊的荔枝窩觀景台。荔枝窩包羅萬有,食店、紅樹林、魚藤、百年古樹一應俱全,也是唯一乘船離開的撤退點,但必須留意船期僅在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30分開出,而且座位有限。 ▲蛤塘發記士多炒米粉份量足 ▼按圖輯放大路況▼ 27蛤塘往荔枝窩及三椏村 28先往荔枝窩 29荔枝窩的印洲塘海岸 30荔枝窩設士多、食肆等 31由荔枝窩往三椏村 32三椏村有最少3間食肆 33十字路口前行經木製步道 34木製步道向海邊行 35經過紅石地貌觀賞區 36水漲時要小心 37苗三古道經多條溪流,雨後不宜 38苗三古道一大片竹林 39苗三古道上落幅度不大 40經過木樁往九担租 41過九担租於華景苑左方返回巴士站 42周日及公眾假期設275R來往大埔墟 苗三古道賞印洲塘 沿印洲塘郊遊徑向三椏村方向走,先經過小灘後起伏不大,三椏村設多間士多補給。十字路口往東南方海邊木砌步道後,紅石地貌觀賞區細看紅色海岸。三椏灣的海岸粉砂岩含有鐵質氧化,約一億年前形成,惟潮漲時未必看到紅石和紅樹林,行走要更小心。苗三古道較犁三古道起伏少,有數個位要靠石塊過溪,水份高時或有機會濕腳。苗三古道經苗三石澗、下苗田及上苗田,二條舊村仍有少量廢村遺址。梅花樁後路況變得平坦,再經過因紅葉而聞名的九担租,約5-10分鐘回到烏蛟騰完成行程。 ▲三椏村有多間客家食肆,包括福利茶室 連走慶春約七村之五 由烏蛟騰起步參觀慶春約七村當中五條村「荔枝窩、三椏、梅子林、蛤塘、小灘」,其餘兩條村分別為鎖羅盆和牛屎湖。由於中途有多個補給點,不用重裝上陣是此行山路線一大優點。這條中級行山路線除了初段外,整條路起伏不大,設壁畫、舊村歷史、海岸岩石,內容非常豐富。超過12公里未算短線,暴曬指數中上,建議在乾爽的秋冬起行。 更多文章 望夫石行山︱紅梅谷自然教育徑 鄰近市區林蔭茂盛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東涌觀景山看日落︱一星行山路線來回一小時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麥理浩徑4段彎曲山昂平逍遙︱聽到葉兒在起舞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重要高度圖及GPS離線地圖 20秒學識︱GPS離線地圖下載教學 唔洗蕩失路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專題文章 香港保衛戰合集下︱渣甸山致敬奧斯本 重返戰場黃泥涌峽Share Post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是香港歷史重要一頁,經歷18天日軍佔領香港3年零8個月。七十多年過去,我們仍可以在香港島行山時,找到不少機槍堡甚至英軍與日軍激戰的戰場,如黃泥涌峽、犧牲自己救同袍的奧斯本紀念碑等。按此睇多啲 衛奕信徑全走1至10段︱海景芒草的節奏 八仙嶺留憶記Share Post衛奕信徑(Wilson Trail)由赤杜柱峽道到南涌,是唯一橫跨香港島、九龍及新界的長途遠足徑,跨越8個郊野公園。1996年1月21日啟用的衛奕信徑全長78公里,在香港四大徑中長度僅次100公里的麥理浩徑。這條行山路線挑戰性在於不少起點和終點都在山中,絕對需要規劃行程及研究交通。按此睇多啲 香港三尖排名︱蚺蛇尖難度高於青山釣魚翁Share Post香港三尖之首是蚺蛇尖(Sharp Peak)不是三尖最高,卻是香港三尖中難度最高的一個,為高級行山路線,蚺蛇尖(蚺讀音南或嚴)不時發生死亡等致命意外。香港三尖另外兩座分別為最高的青山(Castle Peak)及清水灣的釣魚翁(High Junk Peak),兩者都屬中級行山路線。按此睇多啲 🔗 參考文章 letsgohiking 慶春約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