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烏蛟騰行山,最特別是鄉村風味食店。今次行山路線經梅子林到蛤塘,享受發哥和發嫂柴火美食。上落不算大,海景、紅石、歷史、壁畫、鋼架,總有一樣滿足到你。 體力 技術 景色 中級路線 烏蛟騰行山🐮 烏蛟騰 ➔ 梅子林 ➔ 蛤塘 ➔ 荔枝窩 ➔ 三椏村 ➔ 九担租 ➔ 烏蛟騰 起步交通: • 275R巴士(周日及公眾假期限定) • 20R小巴(60分鐘一班) • 大埔墟站A出口上車,烏蛟騰落 終點交通: • 同上 距離:約12.6公里 需時:4-5.5小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荔枝窩乘船到馬料水(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30分開出) 補給點:蛤塘發記士多、荔枝窩士多、三椏村士多閒日部份士多未必營業 廁所:烏蛟騰、三椏村、荔枝窩 前往烏蛟騰交通 九巴周日及公眾假期設275R巴士由大埔墟往烏蛟騰,方便了很多人,平日則只有約1小時1班的20R小巴前往。烏蛟騰巴士總站下車,向車尾方向走,右轉入祠心路,小巴站盡頭的綠色欄杆為往梅子林及蛤塘起點。烏蛟騰本名為烏龜田,後來因烏龜可作貶義詞,先以蛟取代龜,再進一步借「騰蛟起鳳」把田改為騰,形成現在地名。經休憩亭後沿水管大路,告別平路進入媽騰古道。林蔭中上斜由約100米升至250米,媽騰古道不算大級,而且以多條Z形路間有少量回氣位,總比連續狂上天梯舒服。 ▲275R巴士周日及公眾假期來往大埔墟及烏蛟騰 ▼按圖輯放大路況▼ 1烏蛟騰巴士總站落車,往車尾方向行 2右轉入祠心路往梅子林及蛤塘 3小巴站盡頭沿大路進入 4初時沿烏蛟騰郊遊徑上樓級 5海拔由100米上升至約250米 6靠右往荔枝窩 7往亞媽笏前行 8往梅子林及荔枝窩時常留意地圖 9新界東北梅子林不同馬鞍山梅子林 10亞媽笏靠右往梅子林 11沿水管路 12分水凹設修路碑 13分水凹修路碑 梅子林復修後設壁畫 分叉路靠右荔枝窩方向,(左轉往降下坳可往烏蛟騰郊遊徑、金龍脊或五肚)。接近亞媽笏時緊隨大路,勿走進不明小徑。平原望向深圳鹽田港一帶,設一支疑似特別矮的三角測量站,接分水凹。分水凹設民國9年(1920年)修路石碑,列出發起人為黃建常、黃建文。分水凹往右荔枝窩方向落山,走過不太就腳的工字石路,分叉路遇上問路石,寫上「左邊荔枝窩、右邊梅子林」。右轉往梅子林,踩着石塊過溪流後,到達重修的梅子林。梅子林舊宅外牆塗上畫像,故事與梅子林有連繫。梅子林更保留鋼架和故事館,喚起兒年擒鋼架回憶。 ▲梅子林舊宅外牆塗上畫像,故事與梅子林有連繫。 14分水凹往荔枝窩方向 15工字石路落斜 16問路石往右廿分鐘抵梅子林 17往梅子林路況 18梅子林復修後鮮艷的壁畫 19梅子林擒鋼架喚起兒時回憶 20梅子林壁畫 21梅子林有大量壁畫 22梅子林往蛤塘 23梅子林與蛤塘距離不遠 24蛤塘規模不大仍有發記士多 25蛤塘發記士多以柴火製作農村美食 26蛤塘發記士多炒米粉份量足 蛤塘發記士多農村美食 梅子林往東走,很快到達另一條慶春約七村之一的蛤塘。蛤塘初時村名桔塘,後易名蛤塘。「發哥、發嫂」經營的發記士多有多款菜式,賣點為柴火農家菜,炒米粉、切雞都令人非常滿足。小休後往荔枝窩,約半小時抵海邊的荔枝窩觀景台。荔枝窩包羅萬有,食店、紅樹林、魚藤、百年古樹一應俱全,也是唯一乘船離開的撤退點,但必須留意船期僅在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30分開出,而且座位有限。 ▲蛤塘發記士多炒米粉份量足 27蛤塘往荔枝窩及三椏村 28先往荔枝窩 29荔枝窩的印洲塘海岸 30荔枝窩設士多、食肆等 31由荔枝窩往三椏村 32三椏村有最少3間食肆 33十字路口前行經木製步道 34木製步道向海邊行 35經過紅石地貌觀賞區 36水漲時要小心 37苗三古道經多條溪流,雨後不宜 38苗三古道一大片竹林 39苗三古道上落幅度不大 40經過木樁往九担租 41過九担租於華景苑左方返回巴士站 42周日及公眾假期設275R來往大埔墟 苗三古道賞印洲塘 沿印洲塘郊遊徑向三椏村方向走,先經過小灘後起伏不大,三椏村設多間士多補給。十字路口往東南方海邊木砌步道後,紅石地貌觀賞區細看紅色海岸。三椏灣的海岸粉砂岩含有鐵質氧化,約一億年前形成,惟潮漲時未必看到紅石和紅樹林,行走要更小心。苗三古道較犁三古道起伏少,有數個位要靠石塊過溪,水份高時或有機會濕腳。苗三古道經苗三石澗、下苗田及上苗田,二條舊村仍有少量廢村遺址。梅花樁後路況變得平坦,再經過因紅葉而聞名的九担租,約5-10分鐘回到烏蛟騰完成行程。 ▲三椏村有多間客家食肆,包括福利茶室 連走慶春約七村之五 由烏蛟騰起步參觀慶春約七村當中五條村「荔枝窩、三椏、梅子林、蛤塘、小灘」,其餘兩條村分別為鎖羅盆和牛屎湖。由於中途有多個補給點,不用重裝上陣是此行山路線一大優點。這條中級行山路線除了初段外,整條路起伏不大,設壁畫、舊村歷史、海岸岩石,內容非常豐富。超過12公里未算短線,暴曬指數中上,建議在乾爽的秋冬起行。 更多文章 黃花風鈴木︱將軍澳唐明街公園 三月賞花好去處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研究建議 涵蓋長沙、石壁、水口、貝澳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獅子山行山路線|慈沙古道往獅身睇日落 城市與大自然融合美景Share Post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by EmailSend Link 重要高度圖及GPS離線地圖 Details Mui Tsz Lam>Kop Tong ? Export GPX KML GeoJSON More Details 專題文章 靚景行山路線點止4大 快閃太墩到玉桂山合集Share Post靚景行山路線點止4大,行山時打卡是常識吧,由玉桂山的連島沙洲和海景、到西高山的無敵日落、太墩的西貢千島湖,以下十條行山路線必定滿足到一心打卡的你。按此睇多啲 西貢行山路線3小時|萬宜水庫東壩、鹽田梓、大灘一日遊Share Post西貢既是麥理浩徑的起點,亦有地質公園、西貢千島湖、島嶼及海景。由初級新手行山路線,至略需攀爬的雷打石草原、三星灣沙灘等,總有一條行山路線適合你。今次嚴選大約3小時內可以完走的12個打卡景點,玩盡香港好去處。按此睇多啲 水塘行山︱城門水塘、大潭、九龍水塘等路線懶人包Share Post香港水塘作用除了儲水,也是香港人假日到郊外行山遠足的好去處。除了城門水塘的白千層、萬宜水庫的東壩六角岩柱及破邊洲、還有大欖涌水塘的「香港千島湖」靚景、大潭篤水塘排洪壯麗畫面等。香港水塘分佈在新界、九龍、香港島及大嶼山,參觀時不止打卡,更可認識香港水利歷史,而香港灌溉水塘的行山路線將在下一篇專題時分享。按此睇多啲 🔗 參考文章 letsgohiking 慶春約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