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4月啟用的港島徑(Hong Kong Trail)聞名於行山界,2013年獲《Lonely Planet》選為全球十大行山徑第10名,文中指遊人由香港島高位行到最低位,由視野極佳的維港景色到美麗的滑浪聖地大浪灣都包攬其中,因此港島徑入圍。

體力

技術

景色
港島徑1段行山路線👪
山頂
➔
盧吉道
➔
夏力道
➔
薄扶林水塘道
起步交通:
• 15號新巴-中環5號碼頭/中環交通廣場/金鐘站上車
• 1號小巴-香港站E出口公共運輸交匯處上車
• 15B新巴-假日下午至晚間於灣仔會展新翼/天后上車
• 山頂纜車-中環J2出口往山頂纜車總站
早上7時至晚上10時運作,約15-20分鐘一班
終點交通:
• 沿薄扶水塘道到薄扶林乘車
距離:
約7公里
需時:
1.5-2.5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
沿夏力道往山頂廣場/薄扶林水塘
補給點:
山頂便利店
廁所:
舊山頂道、克頓道

景點1︰維港景色百看不厭
港島徑1段由山頂出發,山頂站下車經過山頂廣場和太平山餐廳,沿凌霄閣左面而行,不消一會見港島徑及盧吉道路牌,為港島徑起點。旁邊白色屋為於1926年興建的盧吉道1號,曾是山頂纜車有限公司總部,以前是纜車公司總經理住所,現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盧吉道以香港第14任總督盧吉爵士(Sir Frederick Lugard)命名及於1922年落成,造價為14萬5千元圍繞太平山逆時針而行,路況平坦易行,懷舊街燈和樹蔭過後,約廿分鐘迎來維多利亞港美景。船隻在中環與尖沙咀之間穿梭,好天時還看到灣仔會展、大帽山、獅子山、昂船洲及青衣等。無論到過盧吉棧道多少次,不減驚歎。


▼按圖輯放大路況▼

景點2︰印度榕拱門
坐在百年石椅上,望向對岸份外寫意。多棵大樹在頭頂掠過,其中最特別是有大量樹根的印度榕拱門。印度榕(學名:Ficus elastica),又名橡膠榕、印度橡膠榕、印度橡膠樹或印度橡樹,當有陽光或街燈映照下,就是拍照良機。


景點3︰炮兵觀察所
分叉路有多個路牌,往「經夏力道往薄扶林水塘」方向U-TURN,於燈柱24269左面續走。約15分鐘後,到達設涼亭的龍虎山郊野公園郊遊區2號場,沿樓梯落斜前可往右面的西高山炮兵觀察所。在這個觀景台上,摩星嶺山勢極為突出。
約0.6公里內落海拔100米不算急,惟雨後或春天潮濕時,樹蔭多的路面較跣。間中於樹叢中小覷南丫島「三支香」。分叉路左轉薄扶林水塘,沿坑蓋掠過薄扶林1號配水庫後往置富方向為港島,若往薄扶林水塘為撤退路線。
山頂好去處︱纜車徑、太平山、西高山、盧吉道等行山路線


景點4︰2月訪吊鐘花
港島徑1段的後半段相對平淡,但不同季節也有不同色彩。2月到訪時,在H010-H012附近遇到大量吊鐘花,雖然數量與花朵大細不及大枕蓋、金馬倫山,只要有心機尋找,仍有不錯回報。
踏著石橋過澗,傳來源源不絕的水流聲,頓覺頭腦清醒。《吶喊》狀樹根再過澗後,接上石屎路後沿貝璐道方向落斜,不一會的地圖資料牌為港島徑1段終點。沿薄扶林2號3號配水庫方向為港島徑2段,想離開就沿路落斜,經薄扶林水塘道到薄扶林乘車。
按此睇⛺港島徑2段︱香港仔避風塘歎漁村風味
港島徑1段以落斜為主,接近零上斜,樹蔭及撤出點多,是理想的新手入門級行山路線。盧吉道風景聞名世界,總不會令慕名而來的人失望。
港島徑1至8段︱山頂懸浮棧道到壯麗龍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