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香港島行山靚景路線︱紫羅蘭山徑去大潭水塘 瞰淺水灣海景

主頁 » 行山路線 » 其他行山徑 » 香港島行山靚景路線︱紫羅蘭山徑去大潭水塘 瞰淺水灣海景
香港島行山靚景路線︱紫羅蘭山徑去大潭水塘 瞰淺水灣海景

黃泥涌峽經紫羅蘭山徑(Violet Hill Path)往大潭水塘,屬香港島靚景行山路線。紫羅蘭山徑有山有海,面向淺水灣的豪宅級海景外,亦有棧道的體驗。以大潭水塘作結除了充滿歷史外,交通亦方便,上落難度不高,為三至四小時好去處。

體力

技術

景色

新手路線

黃泥涌水塘➟紫羅蘭山徑➟大潭上水塘石砌輸水道➟大潭水塘

起步交通:


• 6號城巴-中環交易廣場/金鐘站C1上車
• 41A城巴-北角琴行街上車
• 63號新巴-炮台山站或天后皇仁書院上車
• 5號小巴-銅鑼灣謝斐道上車
• 黃泥涌水塘公園站下車


終點交通:


• 14號新巴-往筲箕灣/西灣河
• 16A/16M/16X小巴-往柴灣站
• 大潭郊野公園上車


距離:

約9.5公里


需時:

2-3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撤退點:

-


補給點:

黃泥涌峽道油站/黃泥涌水塘小食亭


廁所:

黃泥涌水塘公園/大潭水塘南門

黃泥涌水塘起步

於黃泥涌水塘公園站落車,向前於油站旁上樓梯,大潭水塘道左轉上斜,留意兩旁車輛過馬路,安全至上。1899年落成的黃泥涌水塘設廁所及小食亭,周潤發、梁朝偉等都曾在遊樂小艇留下足印,遊樂小艇出租亭服務時間只限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由上午9時至下午5時。經過黃泥涌水塘水壩、刻上1899的水掣房及溢流口三項為香港法定古蹟後落斜,左轉斜上平路為紫羅蘭山徑,你會遇到不少外國人放狗,更有機會見到山賽跑手揮汗如雨。

3黃泥涌水塘道左轉上斜往紫羅蘭山徑
▲黃泥涌水塘道左轉上斜往紫羅蘭山徑

▼按圖輯放大路況▼

紫羅蘭山徑向淺水灣靚海景

紫羅蘭山徑圍繞紫羅蘭山而設但不上頂,上落不大,路面由引水道及不平坦碎石路段組成,特色是路窄,勉強夠2個人身位,部份較險要位置設欄杆,只要小心留意眼前狀態,小心石頭就會非常安全不會墜崖。經過初段面向聶高信山後,景色漸入佳境,香港著名景點淺水灣泳灘及正中心的方形中空設計的影灣園都近在咫尺。右手面亦有海洋公園和南朗山相伴。

10紫羅蘭山徑最美景色為淺水灣沙灘
▲淺水灣豪宅級海景

大潭上水塘過100年歷史

約半小時內抵達衛奕信徑近紫崗橋的分叉路,本行山路線前往大潭水塘因此沿前方直行,如左轉則沿衛奕信徑第一段往陽明山莊,右轉則逆走衛奕信徑至赤柱峽道,亦可在紫崗橋行10分鐘往小徑淺水灣道。經過約10-15分鐘沒有靚景的引水道後,走過大潭上水塘石砌輸水道抵達大潭中水塘。建於1883至1888年興建的大潭上水塘石砌輸水道為大潭水塘22項香港法定古蹟之一,功用是把集水區的雨水引入到大潭上水塘。

17大潭水塘有22項香港法定古蹟
▲大潭水塘有22項香港法定古蹟

大潭水塘交通方便

當局1872年計劃在大潭興建水塘,至1882年落實興建,1888年完成,令大潭上水塘成為香港第二個水塘(首個水塘為薄扶林水塘),為當時香港島食水供應重要來源。大潭上水塘、中潭中水塘、大潭副水塘及大潭篤水塘,都可以沿大潭水務文物徑抵達。如果想以最快方法離開,可以上斜經大潭水塘道回到黃泥涌峽,本文則以最輕鬆容易方向離開,因此先右轉過大潭上水塘石橋,漫遊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後,在大潭郊野公園南門乘14號巴士離開。

22大潭水塘石橋過百年歷史
▲大潭水塘石橋過百年歷史

總結這香港島行山路線時間約3-4小時,上落海拔不多,為親子及拍拖好去處。惟樹蔭指數不高,要準備好防曬,而且引水道路窄,當有對頭人時要小心避開,難以高速而行。

港島徑第六段九成落斜︱尋瑪雅文明訪大潭水塘

GPS行山離線地圖及高度圖

GPX地圖下載教學

Details
Violet Hill Path
?
Export
More Details

行山專題

屯門行山︱大欖涌、青山、藍地水塘等新手到有難度路線合集 
屯門行山︱大欖涌、青山、藍地水塘等短線到有難度路線合集 
屯門被青山及九逕山包圍,除了這兩個著名山峰外,屯門行山好去處不少,包括藍地水塘、彩虹欄杆、大欖涌水塘及千島湖等路線都值得一到,天氣好時不妨相約家人或朋友一同用雙腳到訪不一樣的屯門(Tuen Mun)。
港島徑1至8段︱山頂懸浮棧道到壯麗龍脊
港島徑全走第1至8段︱山頂棧道行山到龍脊(附GPX)
港島徑全走為香港四條主要行山徑之中最親民,難度也是最低一條,不少人10小時內可完走港島徑(英文︰Hong Kong Trail),想由第一至八段分段完成更幾乎人人都做得到。由山頂盧吉道起步,到香港仔、黃泥涌峽、大潭水塘到龍脊,像是通往香港歷史的旅程。香港島打卡、郊遊以外,同時了解一下未認識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