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城門水塘行山  白千層戰壕等11條路線合集(附交通) 

主頁 » 行山路線 » 新界西行山路線 » 城門水塘行山  白千層戰壕等11條路線合集(附交通) 
城門水塘行山 白千層戰壕等10條路線合集(附交通)

城門水塘(Shing Mun Reservoir)是香港行山熱門熱點,除了白千層及二戰遺蹟戰壕,有多條不同難度的路線前往沙田、大埔、大帽山等。本文會提供城門水塘的交通、歷史、路線圖等資訊,亦會介紹麥理浩徑、衛奕信徑外較冷門的虎蹤徑、肥仔脊等路線

城門水塘交通

前往城門水塘,最好的方法是在荃灣站B1出口附近的兆和街,乘82號小巴到菠蘿壩
如不想等小巴,可乘32/36/40X/47X/48X等巴士到可風中學,沿城門道微微上斜行15-20分鐘到菠蘿壩。
沙田去城門水塘巴士路線包括47X、48X,可在沙田市中心上車。

城門水塘設有多條不同路線。(漁護署)
城門水塘設有多條不同路線。(漁護署)

城門水塘景點 紅葉 白千層 戰壕

城門水塘一帶有大量猴子,建議把食物收好,勿發出膠袋聲音。根據漁護署資料,切勿餵飼及觸摸,不要盯視,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每年12月至1月是香港的紅葉季節,城門水塘衛奕信徑第7段上斜往鉛礦坳方向有機會欣賞到楓香樹。
白千層是城門水塘靚景之一,菠蘿壩落車後向車尾方向上樓梯,沿城門水塘自然教育徑及城門畔塘徑順時針環塘,約20-30分鐘內可抵達著名的白千層打卡位,留意不同時間水位不同。
城門水塘的城門碉堡(又名城門棱堡)為醉酒灣防線建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香港保衛戰中,日軍曾在此交戰,前者攻破英軍後, 日軍若林東一中尉曾在牆身刻字。

8約10分鐘回望城門水塘天空之鏡
日落時,由針山回望城門水塘的天空之鏡

城門郊野公園歷史

城門郊野公園在1977年成立,面積為1,400公頃。至於城門上水塘因應付九龍市區對食水需求,在1923年起興建,將城門八村包括門老圍、白石窩、坡頭肚(碑頭肚)、石頭見(石頭峴)、芙蓉山(湖洋山)、南房肚、大坡瀝(大碑瀝)和張屋(河背)村落遷走,在1937年完工。
至於下城門水塘在1961年興建,1964年完工。

城門水塘行山難度視乎路線,繞一圈距離對新手而言不算短,較容易及短線是享逸台、往下城門水塘、鷹巢山等。而麥理浩徑上針山需要一定體力,衛奕信徑往大埔相對針草帽輕鬆。

城門水塘行山︱白千層接享逸台黃金芒草

菠蘿壩 ➔ 白千層 ➔ 城門林道水塘段 ➔ 享逸台 ➔ 衛奕信徑 ➔ 菠蘿壩

享逸台為漁護署近年新建,在高角度看城門水塘與別不同。大帽山和針山作伴下靜待日落,芒草成金黃色,是完美日落行山路線。此路線起點與終點都是菠蘿壩,交通方便。

城門水塘享逸台芒草日落
▲享逸台一帶有不少芒草,亦是日落好去處

鷹巢山九龍水塘探馬騮主場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九龍水塘 ➔ 麥理浩徑6段 ➔ 城門水塘

四季皆宜的香港行山路線難不難找?先繞鷹巢山自然教育徑一圈,過九龍水塘及走私坳到城門水塘兼「探訪」馬騮主場,不失為一家周末行山路線之選。沿路有多個分叉路,路線可長可短為半日遊之選。

鷹巢山有大量猴子
▲鷹巢山、金山及城門水塘有大量猴子,不宜餵食及觸摸

城門水塘往大圍︱鐵索迷城仰城門隧道

菠蘿壩 ➔ 主壩 ➔ 城門隧道底 ➔ 下城門水塘 ➔ 美田邨 ➔ 大圍

鐵索迷城是前輩命名的行山路線,乘車去城門隧道常見,在橋底仰望的角度卻不一定。由城門水塘起步行這條路線,以下坡為主,部份路段有機會出現山泥傾瀉,出發前請留意。

城門水塘往大圍︱鐵索迷城仰城門隧道
▲由城門水塘往下城門水塘,可以不一樣的角度看城門隧道

城門水塘行山上針山 道風山落沙田站作結

菠蘿壩➟主壩➟針山➟沙田郊遊徑➟道風山➟沙田站

到城門水塘行山,又不想排隊等小巴離開,經麥理浩徑天梯上針山再往沙田落山,8公里有水塘、城市景色,在香港歷史好去處道風山行一圈再落山。此路線需要一定體力,新手要注意。

6針草帽第一個考驗是針山天梯
▲城門水塘上針山,需要一定體力

衛奕信徑6段縱遊九龍水塘城門水塘︱3小時完走

大埔道 ➔ 九龍水塘 ➔ 走私坳 ➔ 金山家樂徑 ➔ 城門水塘紀念碑

衛奕信徑6段行山路線特點明顯,由九龍水塘至城門水塘,路程短、起點大埔道交通方便、難度不高。除城門水塘外,大部份路段環境清幽,是行山郊遊初級入門之選。

3九龍水塘設5項法定古蹟,包括這條主壩
▲九龍水塘設5項法定古蹟,包括這條主壩

衛奕信徑7段賞城門水塘漏斗︱接白千層倒影

城門水塘 ➔ 鐘形溢流口 ➔ 畔塘徑 ➔ 鉛礦坳 ➔ 元墩下

衛奕信徑7段由城門水塘至大埔元墩下,鐘形溢流口和白千層倒影為季節限定。會沿古道經過紅葉好去處往大埔方向,於元墩下接上石屎馬路完成。

17秋冬時,城門水塘可賞紅葉
▲秋冬時,城門水塘可賞紅葉

城門水塘畔塘徑賞水浸白千層

菠蘿壩自然教育徑 ➔ 水浸白千層 ➔ 主壩 ➔ 菠蘿壩

城門水塘畔塘徑為圍繞城門水塘行一圈,聽着水聲和雀聲到郊外減壓,滿足帶寵物行山、親子、拍拖、初級新手的要求。大多數柏油路,既看到白千層等植物、水塘景色,又有香港法定古蹟,四季不同。

城門水塘行一圈距離約6.3公里,加上拍照及休息時間,慢慢行的話最少3-4小時。

21城門水浸白千層上望可見大帽山雷達站
▲城門水浸白千層上望可見大帽山雷達站

麥理浩徑第六段︱九龍水塘往城門水塘探二戰戰場

菠蘿壩 ➔ 芙蓉山 ➔ 龍泉谷 ➔ 虎蹤徑 ➔ 南房肚 ➔ 鉛礦坳 ➔ 菠蘿壩

城門水塘都有冷門行山路線?虎蹤徑聽聽雀鳥叫聲和水流聲,再探城門八村之中的芙蓉山與南房肚。走過竹林隧道的清幽,可在鉛礦坳折返菠蘿壩或往大埔。

22南房肚竹林最少幾十米長
▲南房肚竹林為城門水塘的隱世景點

麥理浩徑第六段︱九龍水塘往城門水塘探二戰戰場

大埔公路 ➔ 九龍水塘主壩 ➔ 炮兵觀察所 ➔ 城門水塘燒烤區5號場

麥理浩徑第6段是10段中最簡單、距離最短的行山路線。九龍水塘弧形主壩為香港法定古蹟,而想親眼了解香港歷史及香港保衛戰,可到城門棱堡。戰壕、城門觀測所都有英軍及日軍交戰痕跡。只要花點時間就會找到牆身上的日軍若林東一中尉刻字。

麥理浩徑6段︱九龍水塘往城門水塘探二戰戰場
▲城門水塘埋藏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香港保衛戰歷史痕跡

毅行者大佬針草帽︱麥理浩徑第7至8段流着汗療癒

城門水塘5號燒烤場 ➔ 針山 ➔ 草山 ➔ 鉛礦坳 ➔ 四方山 ➔ 大帽山 ➔ 禾塘崗 ➔ 荃錦公路

沿麥理浩徑第七及八段行山經針山、草山和大帽山,為熱門行山、操山、越野跑比賽的路線,由城門水塘經天梯上針山,再過草山以鉛礦坳為第7段終點。鉛礦坳登滿佈怪石四方山,再接上急斜三連彎,抵香港最高點大帽山雷達站外。全長約16公里的針草帽,是跑山的入門級路線。

18大帽山髮夾彎
▲針草帽經大帽山白波和「秋名彎」,約半至1小時抵巴士站